查看原文
其他

别样年味儿|春节习俗知多少?各地年俗大盘点

积极向上的 浙大宁波理工学院 2022-06-04


春节

春节,俗称新年、大年、新岁,口头上又称度岁、庆新岁、过年。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,是中国最盛大、最热闹、最重要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。





各地过年习俗大盘点


正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,不论是除夕团圆夜还是整个春节期间,不论是守岁拜年还是吃食,无不体现着鲜明的地区特色和历史文化。正月初十,春节余韵尚在,不如随浙大宁理君一起来回顾盘点下各地的春节习俗吧!


01浙江篇


1浙江杭州

农历腊月初八,也称腊八日,杭州人一般都要用胡桃、松子、莲子、枣子、芡实、桂圆和荔枝做成腊八粥,并馈赠亲友,这是杭州人过年的前奏。大年初一早上,杭州人最喜欢吃年糕,谐音“年高”,寓意着年年高升。

2浙江宁波

宁波人过年的习俗主要有:回家、备年货、祭灶、掸尘、请床公床婆、守岁、年夜饭、拿压岁钿、吃汤团、开门炮、拜岁、舞龙、踩高跷、闹花灯、贴春牛图等。

3浙江温州

温州人的过年习俗与许多地方有不同之处,早在冬至就开始进行着一系列的筹备工作,从一首关于过年的民谣中可见一斑。“一购二晒三还冬,四掸五贴六燂红。七打八挂九照岁,合家团聚迎新春。”


4浙江绍兴

绍兴人的岁时习俗,不仅历史久远,而且颇有地方特色。在绍兴,一跨入农历十二月,人们就忙着准备过年:买酒、春糕、裹粽、掸尘、杀鸡宰鹅、买鱼买肉、购置馈赠亲友的礼物、送灶神、请菩萨等等。

5浙江湖州

湖州的春节习俗也独具特色:除陈布新齐掸尘,十二月里干鱼荡,炊糕迎新年,村社歌舞亦风流,猪头三牲“拜利市”,接神祀佛拜祖宗,合家欢聚年夜饭,提灯燃炬“呼蚕花”。

6浙江嘉兴

嘉兴的春节习俗有:祭灶、学女红、写春联、放鞭炮、吃年夜饭、烧头香、接路头、逛庙会、祭灶神、请财神、走桥、迎花灯、吃元宵、打年糕、酱缸等。


7浙江金华

古代汉族有“杀鸡”的岁时风俗,流行浙江金华、武义等地。土家族称踢毽子为“踢鸡”。家人尽量在二十八前赶回家,贴春联、问候长辈等。

8

浙江衢州

腊月二十三,小年。衢州人一般要大扫除、办年货、送灶君菩萨上天。大年三十,贴对联、放鞭炮、吃年夜饭、守岁、祭天地菩萨。正月初一,首先是“开门炮”;其次,穿新衣、祭祖拜神。在此期间还会有新年鼓。

9浙江台州

古时,台州一直流传着这样的顺口溜:“廿三送灶神,廿四掸蓬壅,廿五赶长工,廿六克赶市,廿七捣麻糍,廿八裹粽,廿九窝冻,三十日早届斫担柴,三十夜黄昏米筒候五曲,正月初一起来拜老爷。”

10浙江丽水

在丽水,除夕夜全家团聚,共进晚餐,叫做“吃分岁”。除夕夜的菜肴特别丰盛,必有鱼、芋艿、豆腐圆三样菜。正月初一,择吉辰开门,开门后放一串鞭炮和三个双响炮,忌哑炮,此称开门大吉。

11浙江舟山

年三十那天,每家每户要将水、米缸都备得满满的。在大年三十,一天忙完之后关门,天亮前不能再打开,每个房间都要点上蜡烛或油灯,将蒸熟的年糕切成小段,挂到各个地方和器具上。打果树,是非常具有地域特色的习俗。


02华中篇


1湖北

在湖北农村很多地方,因姓氏不同,吃年饭的时间各异。姓王的,在早晨五点多钟就开始合家团圆了;姓高的,则一般在中午十二点左右才开宴;姓余的,年饭时间定在天快黑的六点钟;姓杨的则只能在晚上十二点以后……

2湖南

湖南人在大年初一早起,人们先拜天地、家神、尊长,然后出门拜年。称为“拜年无大小”。湖南人除夕会吃鸡、肉、鱼三样,将其炖好后再在上面撒满红红的辣椒粉;大年初一由一家之主准备早茶,将鸡蛋、爆米花、红枣、白糖同煮。象征合家团圆,五谷丰登,生活甜蜜。除夕夜十二点,把做好的金元宝模型送到门外,寓意招财进宝。大年初一、初二这两天人们不扫地、不汲水甚至不动火,饭菜都预先弄熟,称为“压岁”。

3河南

在河南,正月初一,家家早起,更换新衣,洗涮完毕,先燃放鞭炮,拜祝先祖遗像。接着,晚辈向长辈拜年,长辈要给晚辈压岁钱。全家人吃过年饺子,随后开始到亲友家拜年。旧时拜年一般多由家长带领,先拜长辈近族、邻友,之后再去远处各家。各家为接等贺年客人,家里常备烟、茶、瓜子、花生、糖果等。


03华东篇


1山东

宁阳县春节吃馄饨,称为“填仓”。黄县、蓬莱一带,春节早起要照虚耗,由女主人手持红烛,把家中各个角落照一遍,意思是以光明驱逐黑暗,然后将年前以面粉做成的各种窗花放在窗台上。小孩子起床后,要攀着门拴打三个秋千,据说可以长得快。胶东旧时还有初五“送穷”的习俗,当天祭拜年,要放鞭炮以示“赶五穷”。

2江苏

苏州人除夕在饭内放进熟荸荠,吃时挖出来,谓之“掘元宝”。亲友来往,泡茶时要置入两个青橄榄,谓之喝“元宝茶”,寓意恭喜发财。武进人大年初一早晨,将先祖画像悬挂中堂,供上茶果、年糕,一家老小依次行拜年礼,谓之“拜神影子”。他们扫地不许从家里往外扫,惟恐把“财气”“如意”扫了出去。江宁人有春节“打神鼓”的习俗,由大旗开路,锣鼓手浑身使劲地擂鼓助兴,初三“打夜鼓”、初七“上七鼓”,十三至十五打“赤膊鼓”。南通人有在家门口或堂前插芝麻秆、冬青、柏枝的习俗,取意生活开花节节高,长年青翠。淮阴人还有初六给孩子“烤头风”的习俗。是夜带孩子到田头空地点燃火把,为孩子驱除病邪。

3安徽在安徽,除夕的年夜饭是全年最丰盛的一餐。皖北人吃饺子,皖中和皖南人则在吃饭前要放鞭炮、贴春联、祭祖。祭祖仪式相当讲究,先上菜,菜要十碟,必须有鸡有鱼。饭后,全家人围在一起,边吃瓜子、花生、糖果边聊天,直到天明,这就是“守岁”。年初一清早起床后,开门要放鞭炮、祭天地,称“接门神”。家人团拜,互相祝贺,吃枣、栗、茶叶、鸡蛋、长寿面,然后出门向其他长辈们拜年。初一这天不能扫地,茶水也要倒在专备的盆中,不泼出门,意思是不把财气扫(泼)出去。这天一般不劳动,因而有“赶忙三十夜,清闲初一朝”的说法。


4上海

上海年廿四为“灶神”上天奏事之日,故廿三之夜,家家户户要“送灶”“祭灶”。年廿五为诸神下界之日,各家各户里里外外掸尘扫除。廿六至廿九,家家户户开始磨粉、包汤圆、制年糕,准备新的衣帽鞋,并且买春联、年画和“门神”。大年三十之夜,各家长幼齐集户内,在灯火下团坐一起同吃年夜饭,故名“合家欢”。年夜饭后,围炉守岁。至天微明,男女老少皆穿上新衣新帽新鞋,在堂上拜天祭祖。然后少幼向家长拜年,家长给小孩年前已准备好的压岁钱。

5

福建

厦门人春节出门前,都得当空拜祷玉皇大帝,称为“祭神”。清晨祭神用鲜花素果,中午祭神则用牲醴,及一碗“春饭”。“春饭”是在白饭上插上红纸做的春花。闽音“春”与“剩”谐音,“春饭”是取“年年有余”的好口彩。漳州初四称为“接尪”,除了进庙烧香外,还要准备一个糖果糕饼盒,叫做“荐盒”,供在厅上迎神。


6江西

在江西,年夜饭需要准备一桌丰盛的饭菜,但不会吃光,意味着“年年有余”。在开饭之前,必须把筷子放在摆好的饭碗上,每个碗倒上几滴茶,由家中年纪最小的人叫:太公太婆、爷爷奶奶回家过年(被叫的人应该都是已经故去了的),然后将各个碗中的茶倒掉,请家里年纪最大的坐上席后,大家才能动筷子。年夜饭后,大人照例要给老人和小孩发压岁钱,并要求小孩将压岁钱放在枕头下,以祈求岁岁平安。


04华南篇


1广东

海丰一带,小辈向长辈贺年时,长辈会把红包或柑橘赏给晚辈。潮州春节有菜粿、腐圆、酵包、管煎、五果汤。初四夜里,家家要点一盏灯,准备一缸水,叫做“等神水”。东莞正月初一祭神,要供上糖煮芋头,叫做“富贵有缘”。

2广西

在广西南宁地区,初一零时起,家家燃放鞭炮,表示辞旧迎新。初二亲友带上礼物互访“拜年”。十五元宵节晚上闹花灯。十六县郊农村举行庙会、“抢花炮”。按壮家独特的春节习俗,还要进行挑新水、喝伶俐水、舞狮、舞鸡、舞春牛等活动。大年初一的拂晓之前,壮族的家妇就已纷纷到小河去为全家挑新水了。在挑新水时,还要捡几块与家畜相像的石头回家,并且一路走一路模仿六畜的叫声。回到家里,就把这些石头放进猪圈、牛栏,祈求六畜兴旺。然后,用新水煮新年茶给全家喝。壮家女要喝“伶俐水”,就是在汲新水之前,争着喝由村中公认的“伶俐嫂”捧给大家的清水,她们相信这样便可更加聪明伶俐,待嫁姑娘更是借此机会祈求在新的一年里找到如意郎君。桂西一带的舞鸡、舞春牛更是别具特色。大年初一,由舞鸡的青年提着用木头、木瓜做成的“鸡”,打着锣去各家各户贺年,他们唱舞鸡歌,使主家喜笑颜开,主家从“鸡”身上拔几根鸡毛插在自家的鸡笼上,祈求六畜兴旺。舞牛更是有趣,舞牛人用制作精巧的“春牛”表演,一人在前撑着牛头,一人在后弯腰拱背甩尾巴,后面由一个手拿犁架的汉子驱赶着“春牛”,簇拥着“春牛”的还有敲锣打鼓的,唱春牛歌的,浩浩荡荡,喜气洋洋。

3海南

海南的春节叫“做年”,除了一样的敬神拜公乐团圆,在海南,有些地方的初一是要吃素,忌杀生;初二,才可以见酒肉。


05华北篇


1北京

在老北京过新年,要玩踩岁,将芝麻杆撒开在地上踩,象征着节节高,岁岁平安,长命百岁。赶庙会是北京过年的一大习俗。除人们所熟悉的“厂甸”之外,“五显财神庙”(初二至十六)、“东岳庙”(初一至十五)、“白云观”(初一至十九)都是有名的庙会,最富有北京过年的特色。

2天津

腊月十五开始,各式各样的年货全都上市,以娘娘宫为轴心的宫南宫北大街更是热闹非凡。女人们来这里多是“洗娃娃”的。从娘娘宫拴回的“娃娃”每年都要“洗一回”,这是节前妇女必须做的事。天津素有“二十九贴到酉,三十晚上熬一宿”的俗语。意思是说每逢过年时,家家户户都要在门窗上贴吊钱儿。除夕晚上,把家中所有灯火点明,一家欢聚一堂吃团圆饭看春晚,之后的一夜不能睡觉,灯火亮到天明,天津人称之为“守岁”。

3河北

在河北,各地的民俗也不一样,石家庄较丰富,有剪纸、拉花、官伞、赏宫灯、常山战鼓等民俗活动。邯郸除夕扔愁帽,承德贴“春条”(也叫炕条),张家口打树花,邢台初五爆竹破五不串门,衡水家家户户贴年画等。

4山西

山西地区煤炭资源比较丰富,因此,煤的作用远在古代就已渗透到风俗民情之中,其中生旺火就是当地的一种风俗习惯。每逢春节除夕夜,家家户户院落门前都要用大块煤炭垒成一个塔状,名曰“旺火”,以图吉利,祝福全年兴旺之意。里面放柴,上面写个大红字条“旺气冲天”。等午夜十二点,鞭炮齐鸣之时,将旺火点燃,男女老少都要来烤火,以图“旺气冲天”。

5内蒙古

蒙古族取奶食洁白无垢之意,称春节为“白节”。除夕,晚辈要向长辈敬“辞岁酒”,围着火塘吃饺子。饭罢,还要下棋,玩“嘎拉卡”,在马头琴的伴奏下通宵达旦地唱歌、玩耍。次日拂晓,男女老幼便穿上崭新的民族服装,由长辈带着全家人祭天并在堆积的“敖包”前向西南方向叩拜。接着,开始拜年,由晚辈向长辈叩头敬酒、献哈达,祝愿老人健康长寿,一生平安。初一到初四不远行,初五以后骑着骏马,兴高采烈地带着礼物到亲友家拜年,共进全羊酒宴。


06西南篇


1四川

四川人过年除了杀年猪、灌香肠、熏腊肉之外,家家户户挂彩灯、贴门神,并在粮仓、家禽牲畜圈上贴写吉祥的语言,以示来年的丰收吉祥。有条件的客家乡镇从正月到二月要耍灯舞,灯的种类有龙灯、狮灯、蚌灯等,这是四川人在原籍的彩灯习俗。此外,还要举行大型庆典活动——舞龙,有彩龙、火龙、水龙、脱节龙和和上川龙之分。

2云南

昆明人的长菜是将大年三十吃不完的菜煮一大锅,一直吃到正月十五过小年。寓意长吃常有,长长久久。挂甘蔗也是云南的一大习俗,甘蔗尾部要带一点根须,顶上长长的绿叶也不能去掉。到除夕夜十二点的那一刻,要把甘蔗根朝上叶朝下地放在门后,表示“翻梢”,预示着一年更比一年高。两根甘蔗则代表好事成双,甘蔗象征着步步高升和一年从头甜到尾。

3贵州

贵州是我国多民族聚居地,所以贵州人过春节有更多缤纷多彩的庆祝方式,如侗族大歌、芦笙铜鼓、斗牛大赛、跳花灯、打腰鼓、耍龙舞狮……

4西藏

藏族人民在除夕这天,要给窗户门换上新布帘,在房顶插上新的经幡,门前、房梁和厨房也要用白粉画上十字符号等吉祥图案,构成一派喜庆的气氛。入夜,全家老小围坐在一起吃一顿例行的“古突”,类似汉族新年的团圆饭。“古突”是用面屹塔、羊肉、人参果煮成的稀饭。家庭主妇在煮饭前悄悄在一些面屹塔里分别包进石头、羊毛、辣椒、木炭、硬币等物品。谁吃到这些东西必须当众吐出来,预示此人的命运和心地。石头代表心狠,羊毛代表心软,木炭代表心黑,辣椒代表嘴巴不饶人,硬币预示财运亨通。于是大家相互议论,哈哈大笑一场,掀起欢乐的高潮。接着,全家用糌粑捏制一个魔女和两个碗,把吃剩的“古突”和骨头等残渣倒入楷巴捏成的碗里。由一个妇女捧着魔女和残羹剩饭跑步扔到室外,一个男人点燃一团干草紧紧相随,口里念着:“魔鬼出来,魔鬼出来!”让干草与魔女和残羹剩饭一起烧成灰烬。同时,孩子们放起鞭炮,算是驱走恶魔,迎来了吉祥的新年。

5重庆

重庆人年夜饭必须吃汤圆,象征团团圆圆。他们在汤圆的数量上有许多讲究。例如正在读书的学生,一般家长会让他们吃三粒,意思是三步登科,在学业上不断进步。上班族一般吃四粒,意思是四季平安。大年初一,重庆人不出门守在家里,大年初一家里不能扫地和倒垃圾,这样做会扫走家里的财气。那天不能睡午觉,当地人称为“霉睡”,是一年倒霉的意思。


07西北篇


1宁夏

西海固地区回汉人民群众有表演社火的习俗,表演队将太平鼓、威风锣鼓、安塞腰鼓敲得如响雷,滚过六盘山上空,当地老百姓夹道欢迎奔走相告,“耍社火啦!”(需要说明的是回族人民习惯于欢度一年一度的开斋节、古尔邦节、圣纪节等传统节日和阿舒拉节、法图麦节、登霄节等节日,不过回历年,也不过阴历年。)

2新疆

新疆哈萨克、柯尔克孜、维吾尔、塔吉克等民族的春节是在大地回春、万物复苏、禾草喷绿的时候,时间在每年三月二十一日前后春分节开始,到清明节结束,称为“诺鲁若孜”。从时间和景色上看,新疆的春节更贴合“春天的节日”这个名称。哈密维吾尔农民的祭青苗仪式是发展与保留得最完整、最富文化气息的春节庆典活动。还在冰天雪地的时候,村里品德高尚、家景富裕的人家就应村民之请用麦粒育出一盘青苗。在春分节这天,村民们请出这盘青苗,载歌载舞,牵着肥羊在村街上巡游,庆祝春天的到来。

3青海

在青海,“有钱没钱,光光头儿过年”, 表明过年前要讲究卫生,男的要剃个光头。现在就很少有人剃光头了,但是头发还是要理的。剃好光头,小孩子穿好新衣,大门口贴上红纸春联,庭院中垒好井字形的“松篷”,堂屋里供桌前贴上一张绘有龙、风、钱、马的大型图案纸,谓之“贴龙凤钱马”。同时从农历腊月开始,就要去索要这一年借出去的债务,但是到了腊月三十的下午,如果别人家贴上春联了,就不能再逼债了。腊月里街上有许多的小贩叫卖灶糖,而年三十前又开始叫卖甜醅,所以有:“灶糖一喊干戈动,甜醅一喊定太平”之说。

4陕西

富平县各宗族皆为祖先画像,元日聚集子孙礼拜,祭后更醵金饮宴,称为“节坐”。初二各戚友间以面食、猪肉相赠,称为“拜节”。高陵县一等到天亮就悬挂黄纸于竹竿上以祀天,称为“接天神”;又以木炭悬于门首,据说可以去瘟疫。石泉县以黄纸作钱,结彩悬于门,名为“宝盖钱”。临潼县以初五为“送穷节”,家家剪完纸人后,拿到门扔掉,当日每人必定饱食,称为“填五穷”。

5甘肃

甘肃的社火,场面很大,是全国最声势浩荡的。表演艺术者画着精致的脸谱,载歌载舞,还原各色人物,如果有幸,还能遇到龙灯、掌灯、高跷、秧歌这些大阵仗的活动。


08东北篇


1黑龙江

黑龙江人要在饺子中包上几个带有硬币的(现在常用花生或其他果仁来代替),谁吃到了这样的饺子就预示着在新的一年里会交好运,有吉祥之意。此外,初五这天一定要吃饺子,也称“破五”,就是把饺子咬破,寓意将不吉利的事都破坏,有驱灾避邪之意。

2吉林

吉林人在新年全家都要换上新装。除夕,全家先一起祭祖,焚香秉烛、广陈供品,依尊卑长幼,向宗亲三代神主叩首,表示辞岁。随后,举行家宴,长辈们坐了上首,晚辈们团团而坐,取“阖家团圆”之意。饭果必须丰富,让人有充实感,预示来年丰衣足食,事业兴旺。吃完家宴进行不同的娱乐活动,待午夜鞭炮声响之后,家家齐聚天地桌前焚香叩拜,供上素馅水饺,迎接诸神下界。然后晚辈向长辈拜年,长辈给晚辈发红包,最后,全家吃一顿素馅饺子,谓之“五更饺子”“团圆饺子”。

3辽宁

辽宁人在大年三十要点长寿灯,彻夜通明。大年三十直到正月十五元宵节,家家都要挂红灯笼,大年三十晚上要点亮灯笼,而且要点一宿,不能关灯,意味着益寿延年。


09港澳台篇


1香港

在香港,春节期间吃“团年饭”,一般是在家里设宴。在除夕,全家上上下下、里里外外聚在一起,享受晚饭。而饭后的一大节目,首选是逛花市,农历新年期间,港九多处都设有年宵市场,其中以维多利亚公园的花市最大、最热闹。香港市民习惯于晚饭后一家大小逛花市,除夕夜时更是人山人海,摩肩接踵,大家一起欢度佳节。在香港过农历新年,最开心的莫过于收“利是”的小孩子了,在春节拜年时,到处可以听到讨“利是”的欢笑声。“利是”原为“利事”,取大吉大利的好意头,同时也成为了春节时与亲人不可缺少的习俗。

2澳门

澳门人过年从腊月二十八开始。除夕夜,守岁和逛花市是澳门人辞旧迎新的两件大事。澳门在年宵兴办花市,多是桃花、水仙、盆竹、盆橘,花开富贵,预示着新年的美好前程。大年初一这天,澳门人讲究“利是”,以示吉利。“利是”就是红包,这天老板见到员工,长辈见到晚辈,甚至已婚人见到未婚人都得发“利是”。澳门人把大年初二叫作“开年”,要吃“开年”饭,必备发菜、生菜、鲤鱼,意在取其生财利禄。

3台湾

除夕这天每家每户先将象征新春祥瑞、万事如意、招财进宝等内容的春联,贴在自家的门窗、粮囤、猪圈、井台等处,之后在堂屋供桌上摆设供品、香烛,以祭拜祖先并迎接他们“回家过年”。从这时开始,燃放烟花、爆竹之声此伏彼起,热闹非凡,而且一直延续到大年初一的早晨。年夜饭中,除了要吃象征全家团圆的鱼丸、肉丸和寓有“食鸡起家”之意的鸡肉,以及表示“年寿长久”的韭菜,还有各种极富地方风味的油炸食品、汤圆、年糕,特别是吃“乌龟豆沙年糕”(一种用刻有乌龟形状的木模压制而成、内包豆沙馅子的年糕),有益寿延年之意。此外,还有一种咸味萝卜年糕,食用时需经火烤热后再用紫菜包起来吃。它除了具有解荤腥、调口味的作用外,还含有来年“好彩头”之祝愿(台湾地区称萝卜为菜头,与“彩头”谐音)。





各地不同的春节习俗还有很多很多

它丰富了我们的文化

也拉近了人们的距离


它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

让我们一起继承发扬下去吧


欢迎评论区分享你家乡的过年习俗




END



推荐阅读


1.忆 | 校园:浙大宁理历史上的今天

2.赶快看过来!怎样过一个不一样的寒假

3.我们的2020 || 启新创业,共创未来

4.雨水 |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

5.浙大宁理人留步!一起合成属于你的阖家团圆


▶浙大宁波理工学院融媒体中心出品  

▶图片来源|浙大宁波理工学院融媒体中心 部分来源网络

▶文字来源|浙大宁波理工学院融媒体中心 胡冰儿、部分来源网络

▶今日编辑|浙大宁波理工学院融媒体中心 胡冰儿

▶责任编辑|林丹虹

-上网不涉密 涉密不上网-

浙大宁波理工学院

订阅号:nitnews

投稿邮箱:nitnews@nit.net.cn

或是直接留言官微后台

欢迎大家踊跃投稿

一经录用,有小礼品可以领取哦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